山东滨州实验二小,家长和孩子一起上体育课,这场面你见过吗?刘猛带着上一年级的儿子,在羽毛球馆里挥拍对打,笑声不断。他笑着说,学校让家长定期来陪孩子运动,儿子身体结实了,父子俩聊天也多了。体育课不再是孩子独享的时光,而是全家一起动起来的快乐时刻。
这所小学有个响亮的口号:“向着冠军奔跑”。这不是挂在墙上的空话,而是实打实的行动。学校把体育分成三步走:课堂上教基本功,课后强化训练,再通过俱乐部培养尖子生。射击、武术、游泳、手球,十一项运动全面开花。世界冠军亲自来上课,专业教练常年在校指导,孩子们的运动热情被彻底点燃。

学校的体育设施让人眼前一亮。他们建了“三场四室十馆”,就像一个迷你版的奥林匹克公园。操场上跑步声此起彼伏,馆舍里训练热火朝天。校长付瑞丑说,体育不是课表上的一小时,而是教孩子做人的方式。运动让孩子们学会坚持,也让家长和孩子的心贴得更近。

走进学校的“体之方”体育楼,气氛更热烈。底楼是武术和柔道训练场,孩子们整齐喊着“喝哈”,气势十足。往上走,拳击、跆拳道、乒乓球馆一个接一个。最让人意外的是,这里还有一间激光射击馆,专门给青少年训练用。四年级的周睿恒已经是个小神枪手,练了四年射击,还拿过全国青少年比赛的冠军。他腼腆地说,射击让他学会了静下心来,专注做事。

体育的火种不只在学校烧得旺,还烧进了每个家庭。滨州实验学校南校区刚办完第三届“小奥筑家”运动会,项目从五六个增加到十几个,射击、跑酷等新项目都是家长提议加的。校长赵学军说,孩子们玩得开心,家长也跟着来劲,班级群里全是运动会的热闹照片。体育成了连接家庭和学校的纽带,大家一起动起来,关系更亲密了。

“小奥筑家”是滨州推出来的全民健身品牌,名字听着就带劲。“奥”是奥运的拼搏精神,“家”是陪伴和成长。滨州市体育局的董凤家说,体育要从家庭开始,家长不爱动,孩子也懒得动。放下手机,全家一起跑跑跳跳,这才是高质量的陪伴。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:滨州参与家庭运动的人数这几年涨了三成,社区里的健身活动越来越多。

这种家校联动的模式,让体育成了教育的延伸。孩子们在运动中变得更自信,学会了团队合作和坚持到底。家长们也不再只是接送孩子的“司机”,而是变成了运动场上的伙伴。刘猛说,每次陪儿子打球,他都觉得自己年轻了好几岁,儿子还会在家给他讲比赛规则,父子俩的话题越来越多。

滨州的体育热潮还在扩散。从学校到家庭,再到整个社区,运动的氛围越来越浓。学校里每周都有体育活动,社区里周末常办家庭趣味赛。数据显示,滨州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合格率从五年前的85%涨到了现在的95%。孩子们跑得更快了,笑得也更开心了。

体育带来的改变,不只是身体上的。家长们说,陪孩子运动后,家里争吵少了,沟通顺畅了。孩子们在赛场上学会了输赢不计较,回家后也更懂得尊重爸妈。滨州用体育串起了家庭、学校和城市,让每个人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。

 
      
